- 中高級(N2)
日文的狀聲詞?學校沒教的擬聲態語潛規則!
發表於 2019.06.30
日本是個四季分明,景色多變的國家,身處於這樣的環境,讓日本人擁有特別細膩的情感。他們喜歡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並將這些聲音或當下體會到的感覺用語言來表達,日文中的擬聲語和擬態語就是這樣產生的。擬聲語和擬態語數量很多、種類繁雜,不容易學習,因此今天想要用這一篇文章來介紹它們的詞組特徵等各種不為人知的潛規則,相信看完這篇後,你對擬聲態語會有更深入的瞭解,也能夠更快速地學習。
這邊再舉更多例子給大家參考:
最常見的是1~3種,但由於還是有許多例外,因此就歸類到4的選項中。無論如何,只要能先瞭解擬聲態語各種單字的組成型態,在學習時,你就可以更快上手。
而「i」的母音則給人「小的、精緻的」。
另外,單字的母音音節為「e」的數量雖然不多,但要小心使用,因為它會給人「負面行為」的感覺,因此用於誇獎別人的單字特別少。
除了用母音判別好與壞之外,也可以用「清音」跟「濁音」來判斷單字的性質。「清音」在日文中給人小巧、清澈、美麗、輕快等印象,這是較正面的
而「濁音」則表示粗壯、沉重、强烈、混濁等印象,這是較負面的。
這邊再用句子舉例給同學看。
上面兩句分別使用清音的「しとしと」跟「きらきら」,給人好的,較正面的感覺。
而這兩句分別使用濁音的「ざあざあ」跟「ぎらぎら」,給人不舒服,負面的感覺。
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簡單的說,當它是「〇×」時,是一次性的動作,但當它是「〇×〇×」時,則是多次性動作。
而「に」的情況時,則用來表示「動作結束後,所產生的狀態」,後面接續動詞。
不過當「と」和「に」後面接一樣的動詞時,意思有什麼不同呢?簡單來說,這時的「と+動詞」是表示「動作的樣子」,我們直接用例句來看,相信你會更好懂。
〈延伸閱讀:「原因」的日文是什麼?三種用法一次搞懂〉
「擬聲語、擬態語」分類
在介紹詞組特徵和潛規則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明擬聲語和擬態語的分類。 我們知道,形容聲音的單字叫做「擬聲語」;形容狀態、樣子的單字叫做「擬態語」,但其實它們的界限並不明確,例如「ドキドキ」可以用來形容心臟跳動的「撲通撲通聲」,也可以用來形容心臟跳動的「樣子」,因此很多書都不會特意把擬聲語和擬態語分開說明,而是歸類在一起,統稱它們為擬聲態語。常見的擬聲態語的形態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某個字是擬聲態語呢?另外我們也常收到學生反映「擬聲態語怎麼記都記不起來…」,對此,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想大方跟同學分享,這也是要當我們王可樂老師的必要本領,大家請務必參考一下。一般而言,擬聲態語,「典型」可以分成以下4種類型:這邊再舉更多例子給大家參考:
類型1
へとへと→疲憊不堪
わくわく→興奮
いらいら→煩躁
ふらふら→無所事事,糊里糊塗
うろうろ→漫無目地徘徊
あつあつ→親密
つやつや→美得有光澤
類型2
のんびり→悠閑
うんざり→厭煩
ぼんやり→朦朧不清楚
ふんわり→膨鬆柔軟
類型3
はっきり→清楚
ゆっくり→緩慢
すっきり→簡潔
しっとり→溼潤
あっさり→爽快乾脆
さっぱり→清爽清淡
類型4
ぎゅっ→緊握
ぐっ→一口氣喝完
さらっ→清快,爽快
びくっ→嚇一跳
へとへと→疲憊不堪
わくわく→興奮
いらいら→煩躁
ふらふら→無所事事,糊里糊塗
うろうろ→漫無目地徘徊
あつあつ→親密
つやつや→美得有光澤
類型2
のんびり→悠閑
うんざり→厭煩
ぼんやり→朦朧不清楚
ふんわり→膨鬆柔軟
類型3
はっきり→清楚
ゆっくり→緩慢
すっきり→簡潔
しっとり→溼潤
あっさり→爽快乾脆
さっぱり→清爽清淡
類型4
ぎゅっ→緊握
ぐっ→一口氣喝完
さらっ→清快,爽快
びくっ→嚇一跳
最常見的是1~3種,但由於還是有許多例外,因此就歸類到4的選項中。無論如何,只要能先瞭解擬聲態語各種單字的組成型態,在學習時,你就可以更快上手。
擬聲態語潛規則
介紹完擬聲態語的型態後,接下來要來跟大家說它們的潛規則,讓你在記誦的時候有更多依據可以參考。潛規則一:擬聲態語有分「好的」和「不好的」?
擬聲態語中,單字的母音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可以分辨好的意思與壞的意思。這是非常實用的方法,請一定要學起來。在金田一春彦著作的《日本語》一書中曾提及日文的母音特徵,當單字的母音音節是「a」或「o」時,用來表示「大的、粗暴的」。範例:
ザーッと —— ザ=za
ガバッと —— ガ=ga
ザーッと —— ザ=za
ガバッと —— ガ=ga
而「i」的母音則給人「小的、精緻的」。
範例:
チビっと —— チ=chi
ちんまり —— チ=chi
チビっと —— チ=chi
ちんまり —— チ=chi
另外,單字的母音音節為「e」的數量雖然不多,但要小心使用,因為它會給人「負面行為」的感覺,因此用於誇獎別人的單字特別少。
範例:
ヘナヘナ —— へ=he
セカセカ —— セ=se
ヘナヘナ —— へ=he
セカセカ —— セ=se
除了用母音判別好與壞之外,也可以用「清音」跟「濁音」來判斷單字的性質。「清音」在日文中給人小巧、清澈、美麗、輕快等印象,這是較正面的
範例:
コロコロ→可以用來表示葉子上的水滴滑動的樣子
サラサラ→給人表面滑順的感覺
カリカリ→這是咀嚼的聲音,給人很酥脆的感覺
コロコロ→可以用來表示葉子上的水滴滑動的樣子
サラサラ→給人表面滑順的感覺
カリカリ→這是咀嚼的聲音,給人很酥脆的感覺
而「濁音」則表示粗壯、沉重、强烈、混濁等印象,這是較負面的。
範例:
ゴロゴロ→給人大又粗而且緩慢的感覺
ザラザラ→給人表面粗糙的感覺
ガリガリ→用於表示咬很硬的東西所發出來的聲音(日本有一個號稱最硬的冰棒,就叫「ガリガリ君」)
ゴロゴロ→給人大又粗而且緩慢的感覺
ザラザラ→給人表面粗糙的感覺
ガリガリ→用於表示咬很硬的東西所發出來的聲音(日本有一個號稱最硬的冰棒,就叫「ガリガリ君」)
這邊再用句子舉例給同學看。
例句:
●雨がしとしと降っている。
→雨淅淅瀝瀝地下。
●宝石がきらきら光っている。
→寶石閃閃發亮。
●雨がしとしと降っている。
→雨淅淅瀝瀝地下。
●宝石がきらきら光っている。
→寶石閃閃發亮。
上面兩句分別使用清音的「しとしと」跟「きらきら」,給人好的,較正面的感覺。
例句:
●雨がざあざあ降っている。
→雨嘩嘩地下。
●太陽がぎらぎら照り付ける。
→太陽照得刺眼。
●雨がざあざあ降っている。
→雨嘩嘩地下。
●太陽がぎらぎら照り付ける。
→太陽照得刺眼。
而這兩句分別使用濁音的「ざあざあ」跟「ぎらぎら」,給人不舒服,負面的感覺。
潛規則二:是一次性動作,還是多次性動作?
擬聲態語最常見的呈現方式就是第一種類型「〇×〇×」了,大家有注意到它是由「〇×」重覆兩次的「組合」單字嗎?為什麼要講「組合」呢?因為它通常也能單獨以「〇×」形式呈現,也就是以不重覆的方式出現。範例:
ピカ(ッ) —— ピカピカ
コロリ —— コロリコロリ
ピカ(ッ) —— ピカピカ
コロリ —— コロリコロリ
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簡單的說,當它是「〇×」時,是一次性的動作,但當它是「〇×〇×」時,則是多次性動作。
範例:
●鐘がカンと鳴った。
→鍾敲了一下。
●鐘がカンカンと鳴った。
→鍾敲了好幾下。
●頭がズキッと痛んだ。
→頭痛了一下。
●頭がズキズキと痛んだ。
→頭不斷刺痛。
●鐘がカンと鳴った。
→鍾敲了一下。
●鐘がカンカンと鳴った。
→鍾敲了好幾下。
●頭がズキッと痛んだ。
→頭痛了一下。
●頭がズキズキと痛んだ。
→頭不斷刺痛。
潛規則三:擬聲態語後面接「と」和接「に」意思上有什麼差別?
接著是擬聲態語後面的接詞,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擬聲態語後面接「と」或是「に」,不過這究竟是什麼用法?又帶有什麼感覺呢?其實這是擬聲態語的「副詞化」用法。我們先來說明「と」的用法,它用來表示「人的五官感受當下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樣子及過程」,由於這是五官能感受的,因此大多數的情況下,會以「~とする」的句型呈現,不過這時的「と」通常都會被省略。範例:
びりびりとした痛み —— びりびりした痛み
かさかさとした手 —— かさかさした手
コツコツとした人 —— コツコツした人
びりびりとした痛み —— びりびりした痛み
かさかさとした手 —— かさかさした手
コツコツとした人 —— コツコツした人
而「に」的情況時,則用來表示「動作結束後,所產生的狀態」,後面接續動詞。
範例:
ぴかぴかに光る
ぎゅうぎゅうに詰める
べたべたに塗る
ぴかぴかに光る
ぎゅうぎゅうに詰める
べたべたに塗る
不過當「と」和「に」後面接一樣的動詞時,意思有什麼不同呢?簡單來說,這時的「と+動詞」是表示「動作的樣子」,我們直接用例句來看,相信你會更好懂。
範例:
ぴかぴか「と」光る。 —— 「と」表動作的樣子,星星或燈泡現在正閃閃發亮
ぴかぴか「に」光る。 —— 「に」表狀態,玻璃或大理石地板在清潔後,閃閃發亮
ぎゅうぎゅう「と」詰める。 —— 在裝行李箱時,硬是把東西物品裝、擠進去的樣子
ぎゅうぎゅう「に」詰める。 —— 行李箱裡的物品裝得滿滿的
べたべた「と」塗る。 —— 擦油漆或畫水彩塗料時,反覆擦同一區塊的樣子
べたべた「に」塗る。 —— 牆壁或圖畫紙上的圖案,顏色特別厚重
ぴかぴか「と」光る。 —— 「と」表動作的樣子,星星或燈泡現在正閃閃發亮
ぴかぴか「に」光る。 —— 「に」表狀態,玻璃或大理石地板在清潔後,閃閃發亮
ぎゅうぎゅう「と」詰める。 —— 在裝行李箱時,硬是把東西物品裝、擠進去的樣子
ぎゅうぎゅう「に」詰める。 —— 行李箱裡的物品裝得滿滿的
べたべた「と」塗る。 —— 擦油漆或畫水彩塗料時,反覆擦同一區塊的樣子
べたべた「に」塗る。 —— 牆壁或圖畫紙上的圖案,顏色特別厚重
不斷變化的擬聲態語
時代在變,擬聲態語也不斷變化,愈來愈多的新單字出現,例如2014年的「壁ドン」,指的就是把手用力拍打牆壁發出「ドン」這個聲音而來的還有大家都喜歡的「ピカチュウ(皮卡丘)」,這是閃電時發出亮光的「ピカピカ」,跟老鼠叫聲的「チュウチュウ」所組合而成的的新單字(ピカ+チュウ)。另外擬聲態語也可以跟名詞、動詞、形容詞組成新的單字範例:
ちんちん+電車
—— ちんちん電車→路面電車
ウロウロ+つく
—— うろつく→徘回
トゲトゲ+しい
—— とげとげしい→尖酸刻薄
ちんちん+電車
—— ちんちん電車→路面電車
ウロウロ+つく
—— うろつく→徘回
トゲトゲ+しい
—— とげとげしい→尖酸刻薄
結論
關於隨著時代變化的擬聲態語,這部份內容也非常有趣,有機會的話,再跟大家介紹,今天的文章就先到這裡,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學習日文很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們按個like或分享哦,那麼,我們下次再聊吧!〈延伸閱讀:「原因」的日文是什麼?三種用法一次搞懂〉